熱詞里的中國活力 |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里的這些熱詞,你了解嗎?

發表于:2024-02-05 16:10:24

近日,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。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2個指導“三農”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,是今后一段時期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“路線圖”。這份文件劃出了哪些重點?有哪些關鍵詞?

“千萬工程”

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,“千萬工程”是重點和亮點。

“千萬工程”全稱為“千村示范、萬村整治”工程。中央一號文件提出,要學習運用“千萬工程”蘊含的發展理念、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。這其中有何深意?

“千萬工程”實施20多年來,造就浙江萬千美麗鄉村,造福萬千農民群眾,創造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成功經驗和實踐范例,其中的先進經驗值得各地學習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指出,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學習運用“千萬工程”經驗,其實就是要求各地學習其中蘊含的發展理念、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,學習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方法論。

浙江金華打造“千萬工程”鄉村特色產業共富帶。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

同時,在學習運用“千萬工程”理念時,各地還需注意不要機械地將某個地方的鄉村振興模式作為“圖紙”來施工,而是要找準切口、因地制宜,將地區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,形成產業興、百姓富的良好局面。學習運用“千萬工程”經驗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4日就文件精神進行解讀時說,“必須看到,我國各地農村情況千差萬別,自然條件、風土人情、發展水平、工作基礎各不相同。學習運用‘千萬工程’經驗,要因地制宜,不能生搬硬套、搞‘一刀切’?!敝醒朕r辦負責人進一步表示,歸根結底要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,堅決反對搞形象工程、做表面文章。

糧食安全

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將“確保國家糧食安全”放在突出位置,明確提出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在大面積提高單產上,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.3萬億斤以上。

“糧食安全是‘國之大者’。在新發展階段,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也要注重發展質量?!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表示,比如高標準農田已經有了一定的存量,接下來在建設過程中既要重增量、重視規模和速度,也要強調務實管用,建立長效機制,切實發揮作用。

在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立崗鎮永華村,農民操作機械收割水稻。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

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指出,近年來糧食工作一直強調穩面積、提單產,在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的基礎上,2023年單產提高對增產的貢獻達到58.7%,“我國耕地資源有限,未來依靠增加糧食播種面積帶來的產量增量是有限的,但糧食各品種在提升單產方面依然有較大潛力。具體從哪些方面發力?文件講得也很清楚,就是‘集成推廣良田良種良機良法’?!?/p>

生物育種

種子是農業的“芯片”,種業技術的進步,是農業發展的基礎,也是保障14億人糧食安全的重要前提。傳統常規育種大多依賴育種家經驗,育種效率低、精準度差、育種周期長。生物育種基于遺傳學、分子生物學、基因組學、計算生物學和系統生物學理論,依賴先進生物技術,與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密不可分,將成為支撐未來現代種業長足發展的決定力量。

中央一號文件要求,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,完善聯合研發和應用協作機制,加大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加快選育推廣生產急需的自主優良品種。開展重大品種研發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。推動生物育種產業化擴面提速。

稻種資源的多樣性,使得不斷選育、改良水稻新品種成為可能。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

2024年是我國種業振興行動正式開展的第四年,自從我國將種業確立為國家戰略性、基礎性核心產業后,種業就駛入加速發展的“快車道”。大體上,我國的農作物育種技術經歷了自然選擇、雜交育種、生物育種,未來極有可能進入智能育種時代。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姚穎垠認為,隨著人工智能、基因編輯、合成生物學等學科發展,育種進入由前沿科學技術引領的“生物技術+信息技術+人工智能”育種4.0時代。

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,一個品種可以造福一個民族。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結合,正推動育種向精準化、高效化和規?;较虬l展,為“攥緊中國種子,端穩中國飯碗”做出更大貢獻。

農民增收

此次文件在強化農民增收舉措上,提到了實施農民增收促進行動,強化產業發展聯農帶農,促進農村勞動力多渠道就業等多方面內容。

“黨的十八大以來,農村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,2023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691元,城鄉居民收入比進一步縮小到2.39∶1?!敝醒朕r辦負責人說,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農民增收促進行動,目的就是鞏固農民持續增收勢頭,促進共同富裕。

濟源市邵原鎮史家腰村農民在果園釆摘富硒蘋果。新華社發(苗秋鬧攝)

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指出,從文件的具體措施來看,就是多措并舉開辟農民增收渠道。其中最核心、最關鍵的舉措是因地制宜發展壯大鄉村富民產業,強化產業發展聯農帶農作用,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,這是關系農民經營性收入、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的綜合性措施。其次要鼓勵支持農村創新創業,通過實現就近就地就業,擴大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。目前我國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占比還比較低,大約只有不到3%,因此要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,激活農村各類資源,實現資源變資本、變財富,拓寬農村居民財產性收入的來源。

“村BA”、村超、村晚

2023年火爆“出圈”的“村BA”、村超、村晚,被寫入了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:堅持農民唱主角,促進“村BA”、村超、村晚等群眾性文體活動健康發展。

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總決賽現場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

在2023年10月,全國和美鄉村籃球大賽(“村BA”)總決賽成功舉辦,讓全國籃球愛好者聚集、聚焦貴州省黔東南州臺江縣臺盤鄉。場內,“草根”運動員為家鄉激情開打;場外,賽事熱度促銷黔山貴水的“土特產”。體育讓鄉村更精彩。如今,當農村群眾討論最多的不是牌局贏多少,而是比賽得幾分時,鄉村正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。

“這不僅是屬于村莊的狂歡,更讓鄉村和城市之間的距離更近了?!闭憬r林大學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、文法學院教授魯可榮表示,這些熱詞的產生,也反映了大眾對于鄉村文體活動的重視和關注,這是鄉村“被看見”的表現,也是鄉村文體活動的復興。

科技小院

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壯大鄉村人才隊伍,推廣科技小院模式,鼓勵科研院所、高校專家服務農業農村?!翱萍夹≡骸币辉~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。

2009年,中國農業大學在河北省曲周縣創建了全國第一個科技小院——白寨科技小院。一個院落、幾間平房、三兩學生,是科技小院的“標配”。規模雖小,但發揮著服務“三農”、振興鄉村的巨大作用。自第一個科技小院誕生以來,這一模式已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推廣,成為農業科技創新和服務的重要平臺。15年來,我國科技小院的數量已經數以千計,覆蓋了超30個省份。

在河北省曲周縣育苗產業園,苗樂園科技小院的學生在查看無土栽培蔬菜。新華社記者 岳文婷 攝

科技小院已經成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生力軍?!拔覀円芽萍夹≡嚎闯煞辙r業農村現代化的一個模式。未來的科技小院,不但要針對小農戶,針對傳統生產技術的更新,還要與現代產業、現代企業對接?!敝袊r業大學副校長林萬龍說。

新華網思客綜編自新華社、央視新聞、農民日報、經濟日報、科技日報、中國小康網等

策劃:劉娟

監制:唐心怡

編輯:孫惠 馬宇聰

校對:周佳苗

 

 

 

天天看免费高清影视11_韩国黄色视频全部免费_av天堂最新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熟女女同中文字幕